首页 > 领馆信息 > 总领事讲话
洪磊总领事在芝加哥2017年丝绸之路研讨会上的演讲:《“一带一路”及其全球意义》
2017-05-01 10:09

  “一带一路”及其全球意义

  (洪磊总领事在2017年丝绸之路研讨会上的演讲)

  尊敬的Harry Lepinske教授,

  尊敬的各位大使、总领事,

  女士们,先生们:

  非常高兴能够借此机会,就中国领导人倡导共建的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与在座的各位朋友们进行交流。

  2013年9月和10月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,分别提出同周边国家共建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两大倡议,即 “一带一路”。这是新形势下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重大构想,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,而且得到了周边许多国家的充分肯定和热情参与。作为推进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举措,中方倡议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绸之路基金及中国-东盟海上合作基金。我的报告将分别介绍“一带一路”构想的时代背景、落实进展、内涵特点、带来的机遇和即将于5月举行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。希望我的报告能够对大家了解这个伟大倡议有所帮助。

  一、“一带一路”构想背景

  早在2100多年前,中国汉代的探险家、外交家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,两次出使西域,即现在的中亚和南亚地区,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。这条商路日久弥新,逐步扩展,最终形成横贯欧亚、绵延万里的“丝绸之路”。唐朝中后期,中国经济重心转至南方,海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,并随着宋元时期航海技术的突破和经济贸易空前繁荣,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达到鼎盛时期。

  千百年来,陆、海两条丝绸之路不仅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了丝绸、瓷器、胡椒、香料等丰富的商品,同时也带来了和平与友谊。通过丝绸之路,实现了沿线各国互通互联、互学互鉴,实现了商品、技术、人员和思想的交流与交融,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进步,促进了不同种族、信仰、文化之间和谐相处,共享和平、共同发展,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。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就是“和平合作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”的理念。

 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,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,世界经济缓慢复苏、发展分化,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,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顺应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文化多样化、社会信息化的潮流,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,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,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,开展更大范围、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,共同打造开放、包容、均衡、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,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,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,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。

  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,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,实现沿线各国多元、自主、平衡、可持续的发展。“一带一路”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,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,促进投资和消费,创造需求和就业,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,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、互信互敬,共享和谐、安宁、富裕的生活。

  当前,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。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,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。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,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,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,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  二、“一带一路”实施进展

  从地理和地图上看,“一带一路”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合作走廊。沿线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,总人口约44亿,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,分别约占全球的63%和29%,是世界跨度最大、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。贯穿亚欧非大陆,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,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,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合作方向有三个,分别是中国经中亚、俄罗斯至欧洲(波罗的海),中国经中亚、西亚至波斯湾、地中海,中国至东南亚、南亚、印度洋;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合作方向有两个,分别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,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。

  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从无到有、由点及面,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。

  从参与国家看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不断扩大。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,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,形成广泛国际合作共识。联合国大会、安理会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、亚太经合组织、亚欧会议、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内容。亚投行、丝路基金的成立为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。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,与东盟完成了自贸区升级谈判,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完成或在积极推动。

  从贸易数据看,2017年1月份中国对印度、俄罗斯、沙特阿拉伯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分别增长了23.6%、44%、46.9%,成为全球贸易的一大亮点。相比之下,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欧盟、美国、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不到2%,但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的高位运行。目前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额已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5%以上。2016年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62517亿元,比上年增长0.5%。对沿线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,增长9.7%,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的47.7%。

  从投资数据看,2016年,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.3亿美元,占同期中国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.5%。中国企业对相关61国的新签合同额为1260.3亿美元,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.6%,完成营业额759.7亿美元,占同期总额的47.7%。

  从合作项目看,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。目前中国已在23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,有1200多家中资企业进驻,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,年产值已超过200亿美元,为当地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25万个就业岗位。经过共商,中国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推动共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合作工程,比如像印尼的雅万高铁,匈塞铁路,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,还有一批港口和其他设施等,互联互通迅速推进,以中巴、中蒙俄等经济走廊建设为标志,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一批早期收获。

  从GDP增长看,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,由于新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,2016年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GDP增速为4.6%,超过了发展中经济体3.6%的平均增速。

  三、“一带一路”内涵特点

  “一带一路”从无到有,引发众多参与和积极响应,魅力来自哪里?

  首先,“一带一路”是开放的全球公共产品。“一带一路”的目标是打造政治互信、经济融合、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、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,最终目标则是做大合作共赢的蛋糕,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。“一带一路”不是中国一家的“独奏曲”,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“大合唱”。为沿线国家创造最大的合作机遇,实现最多的共同利益,惠及更多人口,让各国人民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。它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路基金,倡导战略对接等,为世界提供物质、制度和精神的公共产品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尤其体现了“一带一路”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民生、发展导向。对发达国家而言,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,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。对发展中国家而言,基础设施投资将创造就业机会,并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因此,“一带一路”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,受到广泛欢迎。

  其次,“一带一路”体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。共商、共建、共享,这是中国倡导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理念,即在整个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当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合作事项的发言权,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。沿线各国无论大小、强弱、贫富,都是“一带一路”的平等参与者,都可以积极建言献策,都可以就本国需要对多边合作议程产生影响。通过双边或多边沟通和磋商,各国可找到经济优势的互补,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,同时鼓励沿线国家在引入资金、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,增强自主发展能力。

  第三,“一带一路”突出的是务实合作,主要是“五通”。“一带一路”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,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,立足沿线国家比较优势和发展需求,做好“通”的文章,即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。其中,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,加强发展战略的交流对接和务实合作的政策支持;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,推进构建通畅安全高效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;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,优化贸易投资结构,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,激发经济合作潜力;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,推进亚洲货币金融体系建设,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、结算的范围和规模;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,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夯实双多边合作的民意基础。

  “一带一路”传承和发扬了丝路精神,蕴含着“和而不同”、“兼收并蓄”等东方智慧,正因为如此,它才显示出广泛包容性和强大生命力,也将给世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:

  一是自由贸易和便利化机遇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将自贸区合作作为重要方向,致力于降低贸易投资壁垒,逐步建设起高标准的周边自贸网络。目前中国约30%的对外贸易通过自贸区完成,其中大多是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伙伴进行的,正在商谈的有中国—东盟自贸区升级版、中日韩自贸区、中国—海合会自贸区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。中国正推进与各国海关合作,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,提高签证便利化水平,目前中国已与46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,19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。

 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机遇。产能合作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。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研究发现,埃塞俄比亚制鞋业的工资仅为中国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,劳动生产率则为中国的70%,有很大比较优势。前总理梅莱斯听了之后专门到深圳考察,邀请中国制鞋企业到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东方工业园开办鞋厂。去年,华坚集团生产的女鞋占埃塞鞋业出口份额的50%以上,带动了当地皮草加工、运输、物流、农场等多领域发展。把一部分“中国制造”变成“非洲制造”。

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产能与投资合作备忘录,合作框架内双边商业协议共28个,总金额约236亿美元,涉及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平板玻璃、炼油、水电、汽车等多领域的产能合作。最近,俄罗斯、印尼,埃及、巴基斯坦、阿尔及利亚领导人都表示,愿积极与中方开展产能合作。印尼政府制定的2015至2019年中期经济发展规划显示,当前印尼钢铁产量仅700万吨、水泥产量6000万吨、电解铝产量25万吨,造船能力仅有80万载重吨,同时玻璃、石化、通讯设备、光伏、铁路装备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,与中国开展产能合作互有优势、互有需要、互有机遇。

  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已积极行动。河北省计划于2023年前,将2000万吨钢铁,3000万吨水泥和1000万吨重量箱的玻璃转至国外。国内玻璃纤维龙头企业浙江巨石集团“巨石埃及”项目去年正式投产,首期投资2.23亿美元,设计年玻璃纤维产能8万吨,全部建设成后年产量将达20万吨。投产以来,产销两旺、效益突出。

  三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机遇。面对增长乏力、需求不足的形势,各方面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可以从两方面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:一方面是“硬”拉动,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项目增加供应和就业,促进区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,拉动沿线国家实体经济。另一方面是“软”促进,就是让亚欧非国家找到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,在一个能够凝聚人、吸引力的目标下共同奋斗,从而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高经济社会效益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优先领域,“一带一路”的六大经济走廊和海上重要港口建设都强调交通大项目建设,其中的商机不言自明。

  四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

  习近平主席出席今年1月17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宣布,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。

  高峰论坛是“一带一路”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,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。高峰论坛主题为“加强国际合作,共建‘“一带一路”’,实现共赢发展”,议题总体以“五通”即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为主线,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经贸合作、产业投资、能源资源、金融支撑、人文交流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。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圆桌峰会是高峰论坛的重点,主要讨论两个议题: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,深化伙伴关系;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,实现联动发展。

  高峰论坛主要将实现以下目标:一是全面总结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积极进展,展现重要早期收获成果,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,巩固良好的合作态势。二是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,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,深化伙伴关系,实现联动发展。三是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,推动国际合作,实现合作共赢。

  我们期待高峰论坛达成四方面成果:

  首先是凝聚更多共识。圆桌峰会将发表一份文件,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和原则,深入对接政策举措。这将是汇集论坛共识的最重要成果。同时,以论坛为契机,各方将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,细化合作举措。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签署了合作协议,这次论坛期间还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,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。

  二是明确合作方向。论坛期间,各方将协商确定下一阶段双多边重点合作领域,制定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,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。初步预计,中方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,涉及基础设施、能源资源、产能合作、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。这些行动计划将把美好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,把宏大的蓝图转化为清晰的路线图。

  三是推动项目落地。“一带一路”以行动为导向,以项目为落脚点。论坛期间,各方将进一步梳理对接重点合作项目,制定各领域的合作项目清单。通过组建联合工作组,建设投资合作中心等方式,确保项目落地,把领导人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行动力,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国发展焦点上。

  四是完善支撑体系。中方将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,包括完善金融领域合作机制,建设科技、环保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,加强各领域人才交流和培训。中方有关机构也正在研究出台更多支持措施,论坛期间有关各方将就一大批具体合作项目签署投融资协议。

  目前,应习近平主席的邀请,目前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,还有来自110个国家的官员、学者、企业家、金融机构、媒体等各界人士确认参加论坛,其中包括92个国家的9名副总理、7名外长、190名部级官员。另外,来自61个国际组织的89名负责人和代表也将出席会议。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200多人,涵盖的国家既有亚洲、欧亚、欧洲地区,也有北美、拉美、非洲地区。可以说,这将是中国继北京APEC、杭州G20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国际盛会和主场外交,也一定会继续取得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。

  “一带一路”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,一条合作共赢之路,一条文明互鉴之路。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、相向而行,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,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“一带一路”共建成果。

  谢谢!

推荐给朋友
  打印本稿
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 2007 版权所有 webmaster@chinaconsulatela.org
Tel:312-6425981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